发布时间:2025-05-07 点此:1195次
大象新闻记者 王礴舒 林林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河南博物院的这对儿萝卜白菜,必定人见人爱。”在博物院作业的徐楠这样点评。这对来自乾隆年间用象牙雕琢的萝卜白菜,历经300多年,现在看起来仍然让人“垂涎欲滴”。象牙萝卜白菜奇妙的构思、精深的雕工、传神的色泽,无不让人赞赏。
有的观众或许会觉得眼熟,没错,这对儿萝卜白菜之前是展出过的,后往来不断休了“年假”,只是这年假有点长,一休便是两年。因为象牙归于有机物,又阅历了300多年的年月,对继续的光照和温湿度的改变比较灵敏,保养不妥就会开裂或变色。所以这两年,它们回到博物院的仓库进行保存保养,以推迟它们的老化。
假如你仔细看,甚至会看到萝卜白菜连根须上藏着没有洗洁净的泥土都被逐个表现出来,并且上面都各有一只蝈蝈作为装点。让人不由发生一个疑问,古人花这么大的心思雕琢出这么传神的常见蔬菜,只是是为了写生吗?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利”。白菜音谐“百财”,萝卜音谐“摞步”,两者成一对,涵义步步高升、财路广进。白菜的绿叶与白色叶柄彼此烘托,恰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发起“洁白”做人的思维暗合。蝈蝈,古称“螽斯”,繁殖力极强,标志着宗族兴隆,子嗣漫长。因而明清工艺品常见“萝卜”“白菜”“蝈蝈”体裁。
河南博物院的这对儿明星文物4月30号正式复展,现在就坐落三楼12号的专题国宝展厅。五一假日,这难得一见的重磅展览肯定值得一睹风貌。
审阅 闫莹
(来历:大象新闻)
相关推荐